從公元三世紀孫權在建業建都開始,南京歷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是為六朝古都。最後都是北方王朝打過來,被統一了。
一次是西晉滅東吳,曹孟德沒能統一中國,反倒是司馬懿的兒子,做到了。唐人劉禹錫為此寫下一句,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另一次則是隋煬帝還當晉王時,作為南下總指揮(感覺跟多年後的林總很像),踏平江東,逼得陳後主叔寶,帶著絕世美人投了雞鳴寺的井。
然後捎帶腳,楊廣把石頭城給碾平了。不出100年,李太白遊歷此地,已經只能感慨,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時間再過了大幾百年,南京曾經又當過一次首都,當時的皇帝便是曾自稱吳王的朱元璋。他用了謀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將南京城修的是金湯也似,心裡幻想著大明江山要在南京城裡萬萬年。
只是天不遂人願,老朱一去世,他的四子朱棣先生,就從北平打過來篡了位,又急匆匆的把都遷走了。在這鬧哄哄的亂世裡,朱四先生還有精力幹了件絕無僅有的大壞事,將方孝孺家滅了十族。
朱家人出自草莽,真是野蠻,所以寫的詩也很奇怪,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二聲撅二撅。三聲四聲天下白,褪盡殘星與曉月。
到了清末,從南京的南方來了一位洪天王,率著轟轟烈烈的天兵天將,沿長江順流東下。在決策乘勝追擊還是南方建都時,他聽了一位老水手的話,決定不往北去,要在南京建造他的小天堂。
他真的把南京建設成了小天堂,尤其是天王府,簡直威武壯麗,無復其加也。可是他的天國也完蛋了,他匆匆的服下毒藥,去見上帝了。在昇天之前,他氣雄萬夫的對忠王李秀成說,朕是天父天兄委派下來,做天下萬民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若要棄城逃跑,任爾去,朕之江山如鐵桶,爾不扶,自有人扶。
最後一次,則是蔣校長在此立都,是為中華民國首都。中間歷經建都,抗戰,還都,蔣中正最後還是去了臺灣。當時意氣風發的毛先生,則興奮的寫下,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