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A股,選股很重要,選時更重要。
如果你在一年多前沉溺於題材股而無視白馬股,那麼會在自身賬戶不斷縮水的同時,眼睜睜看著各種“茅”們一路創新高;如果你現在在賽道股裡面一直“格局著”還看不起題材股,同樣是自己不斷虧損,身邊炒題材的人賺錢。
題材股的溫床:新冠疫情、超前基建
大A總是這樣,每過一年市場換一個風格。去年還天天賽道股,今年完全變了樣。
題材股不斷出現,看似雜亂無章,其實也有脈絡可循。資金在圍繞兩個方向發力:一是新冠疫情,二是超前基建。
新冠疫情方面,誕生了跨年大妖股,上漲了十幾倍的九安醫療,它是屬於新冠檢測盒概念、最近誠達藥業和雅本化學的大漲,又是代表了新冠特效藥題材。而旅遊酒店板塊前段時間的大漲,也是對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要結束的反饋。
超前基建方面,出現電子雷管、地下管網等熱點,最具代表性的是連續8個漲停板的電子雷管龍頭保利聯合。最近,與浙江杭州亞運會有關的基建也成為一大熱點題材,龍頭是最近3個交易日上漲70%的杭州園林,以及最近9個交易日8個漲停板的浙江建設。
資金圍繞著疫情和超前基建不斷挖掘新的題材,讓題材股的熱度有了持續性。
最近,股市又出現了氣溶膠檢測題材。在東方財富軟體上,1月18日首次出現氣溶膠檢測指數。
2月17日,氣溶膠檢測指數跳空上漲,收盤上漲超過3%。
氣溶膠的直徑小於100微米,但傳播距離可以達到1米以上,由於能被直接吸入肺部,氣溶膠成為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北京冬奧會的場館中,已經用上了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系統。
氣溶膠概念股都有哪些?
2月17日,氣溶膠概念股裡面,漲幅居前的有理工能科、雪迪龍、天瑞儀器、聚光科技、先河環保、捷強裝備等。
這些公司的主營業務大都是環保裝置。
在氣溶膠檢測股剛有炒作苗頭的時候,就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對此,一些上市公司也做了說明。
1月25日,美康生物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暫未有氣溶膠檢測相關產品。
1月26日,天瑞儀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沒有氣溶膠檢測新冠病毒技術。
但從2月17日的漲幅榜來看,天瑞儀器是被當成了氣溶膠檢測股來炒的。
這就跟當初炒5G時的10倍大牛股東方通訊一樣,東方通訊說自己不是5G概念股,但股民們說:不,你就是,不是也是!
這也反應了題材股的特點,不論本質上是不是相關題材,只要市場認可了,那一定就是了,沒有什麼道理可講。
一個概念題材能走多遠,要看龍頭股的強度。2月17日漲停的氣溶膠檢測股是理工能科和雪迪龍。
拿理工能科(002322.SZ)來說,公司主營業務是環境能源監測技術、節能技術的研發、諮詢與服務。
業績方面,理工能科並不理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6.66億元,同比上升715%;但歸母淨利潤1.83億元,同比下降10.1%;其中扣非淨利潤1.69億元,同比下降14.55%。
尤其是第三季度,公司業績下滑明顯:當季歸母淨利潤6949.23萬元,同比下降27.58%;當季扣非淨利潤6046.81萬元,同比下降36.07%。
另一隻漲停的個股雪迪龍(002658.SZ),是去年春季“碳中和”概念火熱時的大牛股,當時從不到5元漲到了13元以上,期間有連續3個漲停板和連續5個漲停板的表現。
雪迪龍的主營業務是從事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智慧環保以及相關服務。業績方面,雪迪龍預計2021年淨利潤21,900.00萬元-24,000.00萬元,同比增長45.64%-59.60%。
賽道與題材的博弈
目前來看,無論是理工能科還是雪迪龍,在股東結構上有個共同點,就是前十大流通股東大都是個人,也有少量幾個私募,但就是沒有公募基金。
其實,這也是題材股的共性,遊資們來的快去的也快,出於資金體量和對賺錢速度的考慮,總是會避開公募基金重倉股。
當下,公募基金的發行明顯遇冷,2022年1月份,隨著市場的大跌,新發基金總數僅為148只,發行份額1188.20億份,比去年12月的245只、3036.57億份,分別下降了39.59%和60.87%。
單一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資料上,1月份是8.03億份,更是創下了2021年1月以來的新低。
公募基金的遇冷,意味著後續接盤賽道股的資金,在持續性方面出現了大問題。
公募基金持倉的賽道股,尤其是葛蘭為代表的醫藥基金的鉅虧,已經讓葛蘭從“醫藥女神”變成了“葛韭菜”、“葛大媽”,各種質疑葛蘭的聲音不絕於耳。
葛蘭為代表的公募基金,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負反饋”。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賣方機構推薦股票的時候,已經將沒有公募基金持倉作為某些股票的宣傳點了。
過去兩年多一直上漲的賽道股們,體量已經很大,估值已經比較高,價效比上來說,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儘管它們代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
目前滬深兩市的單日成交量,已經連續低於1萬億。在這種情況下,賽道股們在元氣大傷之後,想要恢復之前的單邊上漲,恐怕沒有後續彈藥支撐,更多的是以時間換空間。而題材股們的炒作,在圍繞著超前基建和新冠疫情不斷挖掘之後,如果沒有新的細分題材出現,也容易出現題材斷檔,股價下跌。
當下股市從整體上看,呈現出題材強於賽道,但賽道連續下跌之後又有反彈的局面,實際交易起來難度加大,需要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