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關於爪哇集團競得香港“新地王”,樓面價高達90.8萬元/平方米的資訊在房地產圈內流傳。一些買房人看到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怎麼這麼高呢?一平米地價就可以在普通的縣城買一套房了。
難道地價沒有天花板?
其實,這就是樓市在各個城市之間差異化的表現。
什麼是樓市的差異化,東北的鶴崗與南方的香港就是明例。
鶴崗房價有多低?9000元買一套65平米的房子也可以。當然,這只是城市郊區配套比較差的住房。如果在城市中心位置或者說小區好、配套好的房子,單價大約也要2000至3000元每平米。
香港房價在各區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香港房價最低地區是屯門區,均價大約為10.7萬元一平米。香港的中西區房價要貴一些,均價大約在20.9萬一平米。各區之間的住房均價大約相差10.2萬一平方米。
回到香港的“新地王”上來,據媒體報道。爪哇控股戰勝恆隆地產、新鴻基、英皇集團、長江實業等9家企業,於2月15日以港幣11.88億元地價成功競得香港淺水灣南灣道的鄉郊建屋地段第1203號用地。該地塊面積約為1967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根據規劃要求,該地塊可能建設的住房面積最低為1063平方米,最高樓面總面積為1770.3平方米。按11.88億元地價計算,該地塊的樓面地價為54.52萬元/平方米或90.8萬元/平方米。
爪哇控股於2月16日晚間釋出“成功投地”公告稱:
於2022年2月15日,投標人(本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收到香港政府地政總署的信件確認接納其以港幣11.88億元地價承投位於香港淺水灣南灣道之該土地。
爪哇控股此次以最高樓面價90.8萬元/平方米拿下淺水灣地塊,大約是大昌地產10年前所拿地塊樓面價的兩倍還多,不僅成為香港“新地王”,也成為全國地王。按照現在淺水灣周邊高檔住宅的售價,該地塊住房上市時,售價可能超過150萬元每平方米。
和香港的地王相比,內地城市則收斂得多。即便是四大一線城市,在房住不炒的理念之中,樓面單價也沒有超過10萬每平方米的現象。
上海最近的一次“地王”。
2021年,2月9日,招商蛇口奪得上海單價“地王”,樓面單價9.26萬。
2021年春節前最後一塊土地——虹口區嘉興路街道HK341-06號地塊。經過競價招標被招商蛇口以56.66億元的總價競得,樓面價達92647.6元/平方米。超過9萬的樓面地價成為上海單價地王。該地塊的樓面地價與周邊在售樓盤的房價非常接近,當時該地塊周邊在售樓盤專案的均價在9.8萬~11.5萬元/平方米。
廣州最近的一次“地王”
廣州最近的一次“地王”產生於2020年3月10日,地點為廣州老區越秀新掛宅地越秀南AD013907地塊,成價樓面價為64576元/平方米,重新整理廣州樓面價最高紀錄。
杭州最近的一次“地王”。
杭州最近的一次出現“地王”的時間則比較久遠了,上一次出現“地王”還是在2016年三月,由綠城競得下城區一宗地塊,樓面價為45368元/平方米。自此成為杭州“單價地王”,至今沒有被打破。
武漢最近的一次“地王”。
武漢最近的一次“地王”出現在2020年11月13日,由武漢潤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潤)經過321輪競價以總成交價65.7億斬獲漢口濱江地塊,成交樓面價30558元/㎡,成為武漢市單價地王。
房地產有一個基本邏輯,地價就是麵粉,房價就是麵包。麵粉漲價了,麵包價格肯定降不下來。“地王”的出現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房企投資資金更加充裕,未來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高價成交”意味著日後的“高價入市”。
香港“地王”的出現,能否讓香港目前疲軟的樓市重回上升通道,能否帶動香港房價的上漲。
但現在的問題是,在香港,麵包沒人買,麵粉卻成了搶手貨。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當地王頻出的情況發生時,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就會出現階段性的房價高點。正如上海、廣州、杭州、武漢“地王”出現之後,樓市都會經歷一定的疲軟期。
“地王”的出現,並不能決定樓市的走向,但是,對樓市走向的跟蹤,我們也不能輕視“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