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樑
今年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那天,我看同事小馮在微信上曬他母親快遞過來的臘腸。
小馮拍的照片上,足足兩大兜臘腸,塑封得好好的。他寫了幾行字:“不得不佩服現在的快遞,真是快啊,大前天我母親親手趕製的臘腸,今天就到了我身邊。聞到臘腸的味道,立即想起媽媽的味道,想起故鄉的味道。不由想起小時候過年,母親做臘腸,我跟在她的身後。我像一隻嗅覺靈敏的小貓,臘腸在哪兒,我必定跟到哪兒。母親見我饞,總是讓我吃第一口臘腸。那時候的年味兒,濃濃的……”
小馮此番大曬故鄉味道,立即引來大家的興趣。同事們紛紛留言和點贊。過了兩分鐘,小劉也曬出了她母親快遞過來的年糕。“這年糕,現在還在快遞的路上,預計明天到達,可是我已經迫不及待了。照片是我老媽拍的,我先借來一用。”別說,單看這照片,我都能聞到年糕那濃濃的、甜甜的味道。吃不到老媽的年糕,總覺得年沒法過似的。還好有快遞,就地過年,也能過出家的味道來……”
這些天裡,就地過年的朋友陸陸續續收到了來自家鄉的美味。中國人的年,很大一部分在舌尖上,畢竟民以食為天。有時候無需語言,一頓美食足以表達最深厚的感情。母親為歸來的遊子做一碗水餃,妻子為回家的丈夫做一碗麵條,千言萬語都濃縮在熟悉的味道里。
故鄉的味道,就這樣透過快遞的方式先後抵達身邊。想來這種方式也很神奇,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美食大派送。可以想象一下,這段時間,祖國的八方美食在默默做著一場盛況空前的大交會:南方的美食被快遞到北方,北方的美食被快遞到南方,東部的美食被快遞到西部,西部的美食被快遞到東部。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各種各樣的美食一路輾轉,跨過萬水千山,奔著一份濃濃的惦念而去,傳遞著一份深深的牽掛。當美食抵達的時候,便又多了一種特殊的濃郁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