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對於彭衛平來說就是忙忙忙,公司的訂單多得來不及做。
2月10日一早,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貴州鵬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程新材料)總經理彭衛平來到生產車間。這裡早已機器轟鳴,幾條組裝生產線馬力全開,工人們不斷將產品裝袋運輸。“春節前與福建常青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諸暨帕瓦新能源有限公司簽下數千萬元的新訂單,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大年初三,公司半數以上員工已經返廠開工,3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彭衛平說。
2018年5月,鵬程新材料在中國廢舊鋰電池行業發展初期階段應運而生,透過從廢舊鋰電池中回收提煉出電池級硫酸鈷、硫酸鎳、硫酸錳、碳酸鋰,既能有效解決廢舊鋰電池處理問題,又能迴圈生產出鋰電池原材料。目前,該公司已建成鎳鈷60+60金屬噸的生產線。
“在利好政策持續加碼及市場需求恢復情況下,全球車企電動化智慧化變革迎來提速。國內市場,跨國車企、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集體發力,新能源汽車產品矩陣日漸豐富。下游需求增長推動產業長期利好的形勢已向全產業鏈傳導,支撐電池、材料、裝置等多個領域訂單持續爆滿。”據彭衛平介紹,目前,公司除了生產大龍開發區內的中偉、紅星、匯成、百思特等多家企業的訂單外,其他省外市場訂單紛至沓來,現在手頭幾個品類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四季度。對鵬程新材料來說,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意義重大。
“建設初期由於資金有限,產能未能完全釋放,去年透過與四川長虹格潤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全面合作後,公司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援,持續在工廠生產能力、升級智慧化、自動化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鋰電池溼法利用業務快速發展。”彭衛平說。下一步,鵬程新材料將重點聚焦鋰電回收及材料創新,向上牽動回收資源,向下往價值鏈的深度延伸,構建梯次利用、物理法、溼法提煉、鋰電池材料的全產業鏈佈局,公司計劃今年產值將突破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