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小明
2013年11月9日晚的恆大亞冠奪冠慶典上,“恆大冰泉”的標識首次出現。第二天恆大冰泉新品釋出會的召開。正式拉開了恆大集團開始推廣恆大冰泉序幕。
在恆大冰泉上市快一年之計我們看看恆大冰泉將遭遇怎樣的困境。
1、一處水源供全球,限制企業未來的發展。
恆大冰泉採用“一處水源供全球”模式,其實這是雙刃劍,飲料企業一般500公里建一個公廠,這樣有利於減少物流費用。而全球一處水源不但物流貴,而且生產產能也被限制。這將大大限制企業做大的規模。
2、跨行業發展,短期需要磨合。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做房地產企業來做快消品,快消品絕對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廣告運動,或炒作品牌就可以完成的。必須有穩定,熟悉快消品行業的銷售團隊。在渠道方面也是需要長時間的建設終端。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看得見,買得到”產品。
3、產品單一,會使渠道建設和人員費用比高。
只做礦泉水,而且只有3個規格產品。做大賣場需要進場費,品牌費,做地堆需要地堆費,做海報需要DM費,這樣推廣活動費用就很高,礦泉水是季節性比較明顯的產品。人員費用方面,等於做半年發一年的錢。冬天淡季時,產品銷售大減時,人員費用正常支出。產品單一使人員費用偏高。
4、媒體宣傳費用投入巨大。
電視,媒體廣告,明星代言費用投入巨大,推廣陳列道具、促銷品缺少。恆大冰泉大手筆請金秀賢、全智賢 、成龍、范冰冰等明星代言,廣告更是投入巨資。但是在終端我們很少看到有促銷活動,只有簡單買一箱送一件印有恆大冰泉的球服促銷活動。基本上沒有看到冰箱陳列。消費者終端不消費,產品都看不見,也買不到,“空中”打廣告就是白打,等於浪費費用。
總結:綜合以上原因恆大冰泉失敗是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