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同時也是我們播種比較關鍵的一個季節,在古語中就有很多關於春季的詞句,例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年之計在於春”等,這些都足以說明,春季是一個播種比較關鍵的季節。
說起播種,我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氣候問題,因為播種,說白了就是栽種植物,不管是什麼植物,都得有好的天氣,因為植物的萌發,不但需要水分,還需要溫度。
從我國的氣候條件來說,從南方逐漸向北方靠近,天氣逐漸變冷,土地也從山地丘陵逐漸變成了大平原,溫度和土地的變化都註定了從南方到北方的春播有一定的差別,具體種植什麼、什麼時候種植,時間上可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還得緊跟當地的實際情況。
雖然說春播的情況有所差異,但是整體來說一般都是從2月開始,到5月結束,而整個種植的過程也是從南方開始,然後逐漸向北方推移的。近日,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正高階工程師錢永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今年的春耕春播天氣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解讀。
春播播什麼?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很多朋友對於春播和春耕這些事情都已經不太清楚,但是作為以種植和養殖為生的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對這些事情還是非常瞭解的,那麼春播到底播什麼呢?
一般來說,春季播種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紅薯等等,還有我們常見的大蔥、菠菜、黃瓜、辣椒等蔬菜。
其實關於春播播什麼的問題,每個地方播種的農作物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無非就是一塊地裡隔年更換農作物播種,就算增加一些新的農作物,通常也不會很多,所以對於播種問題,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倒是不存在什麼問題。
2022年春季天氣如何?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從這句話中我們已經可以感覺到,春播佔據了我國農業相當大的份量,也就是說,春季的播種,對我國的糧食影響是巨大的,其實從上面介紹的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來看,玉米和水稻就非常關鍵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水稻是我們人的主糧,玉米也是粗糧中的主糧,可見這對我們的糧食產量提升的意義有多大。據錢永蘭介紹:
今年3到5月全國氣溫總體偏高,大部分農村降水接近常年,整體上利於夏季收穫的糧油生長作物的發育和產量形成。
從這個介紹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大範圍的天氣情況,很明顯,整體上來說,今年的春播氣候是理想的,但是也要注意小區域的氣候變化,畢竟我國的國土面積巨大,全國各地的氣候差異也大。
全國部分地區的氣候情況
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北方地區,因為北方地區是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區,而且北方地區如今還有一樣重要的農作物在生長,那就是冬小麥。據錢永蘭分析:
根據氣候預測,春季北方冬麥區域大部分地區溫度偏高,降水偏多,更加利於冬小麥的成長,但是要注意春季溫度波動過大,未來一段時間仍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的強降溫、霜凍,華北黃淮大部氣溫偏高,部分麥區出現乾旱、乾熱風天氣,南方則比較正常。
從這個介紹來看,總體上還是理想的,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出意外,就是一個大豐收。據預測。
3月到5月南方大部分地區發生低溫、連綿陰雨的可能不大,華南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了2到5成,且溫度偏高,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春旱;東北地區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到2攝氏度利於春播、黑龍江北部和東部則降水偏少了2到5成,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春澇。
注意2個問題
鑑於今年春季的氣候特點,錢永蘭對今年的春播給出了2個建議。
第一:北方適時播種
錢永蘭建議,在北方春播區域,要根據土壤的解凍和氣溫回升的情況,適時地展開春播,尤其是黑龍江降水偏多的區域要抓住好天氣及時翻耕,以免影響春播;南方地區有乾旱的可能,這對農作物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華南地區應該做好儲水準備。
第二:預防病蟲害
如果是由氣候引發的災害,我們可以稱為是自然災害,但是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我們都知道,作為農作物,其實還有很多病敵害,而病敵害,也往往和氣候變化有關。
據錢永蘭介紹,預計今年春季氣溫偏高。很顯然,這對於病蟲害的繁殖是有利的,所以我們還應該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雖然說整體上還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是總體上是好的,也算是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春季,今年的糧食豐收,整體上還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