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以來,央行連續降準降息,5年期LPR更是21個月以來首次下調。
春節假期後,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資料,2022年1月份央行完成近4萬億元信貸投放,1月創紀錄的信貸投放,同時給銀行業全年的工作開了好頭。
似曾相識的信貸投放金額,讓一些媒體、房地產銷售和中介朋友們變得不淡定了,關於樓市回暖,市場底和政策底到來,置業迎來好時機等等觀點紛至沓來。
此“4萬億”非彼“4萬億”
那麼,問題來了,1月份的“4萬億”還是我們所熟悉的配方嗎?答案明顯不是,最近兩年我們可以經常聽到政府層面一直在強調:絕不搞大水漫灌。所謂的大水漫灌實際上就是無差別的放水,只要有貸款意願的人幾乎都能貸到款,至於貸款到手後,資金的去向是不受監管的,這也就造成了經營性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現象。
此番新一輪加槓桿的提法:定向放水、精準滴灌。定向就是要資金流入中小微實體、新老基建,還有碳減排相關產業、科技類行業、高精尖企業。
相比之下,2008年和2015年是典型的大水漫灌式加槓桿週期,沒有定向滴灌一說。並且,買房貸款審批時幾乎不看銀行流水,只要拿得出首付,就可以從銀行貸到款買房,央行釋放出的資金大量流入了樓市,由此引發了兩次全國性的普漲。
定向進入樓市的資金有限,刺激僅在信心層面
如果跟上述領域沒有關聯,是否意味著與本次“4萬億”徹底無緣呢?非也,財聯社關於1月份信貸的報道中同時提到,“在金融監管部門引導下,房地產融資漸次迴歸正常”。另外,央行資料顯示,1月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0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也就是說新4萬億當中只有近19%的資金進入樓市。
那麼,1月份央行近4萬億的信貸投放,對於樓市的實質性影響可謂微乎其微,但不容忽視的是,此番操作重新給市場注入動力,對於重塑對於經濟的信心和預期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於中國經濟早日完成調速換擋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實際上,只有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繼續向好,各行各業才有繼續欣欣向榮的可能,地產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型行業更是如此。所以,即使新4萬億對於樓市的刺激僅僅停留在提升信心層面,並無實質性地刺激,也會對地產行業繼續健康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廣州樓市信貸進一步寬鬆,購房更需迴歸理性
再看近期的廣州樓市,不僅有僑鑫·保利·匯景臺曝出備案價已經突破14萬元/㎡,與此同時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廣州已有26個樓盤拿到預售證,將有3653套住宅投入市場,其中不乏像保利天匯這樣價格一直很堅挺的網紅盤。另一個位於黃埔的網紅盤萬科城市之光,據悉春節後的一週,單週到訪客戶876組,成交更是多達91套。
廣州的購房者正在用實際行動來拒絕“躺平”,另經鳳凰網房產電話詢問得知,廣州的四大行已經有三家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匯豐銀行雖然首套貸款低至4.9%,但對於貸款人的資質要求較高,對於貸款房屋的工程進度也有相應的要求。
可以說,去年四季度瀰漫在市場中的悲觀情緒已經大大緩解,廣州市整體的成交資料雖然還沒有具體體現,但廣州樓市的“小陽春”已經露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據鳳凰網房產灣區智庫專家、大源按揭總經理、南方房產創始人鄭大源向鳳凰網房產透露,年後的這段時間,前往大源按揭諮詢的客戶相比年前有所增加。目前,廣州市各個銀行房貸的放款速度是非常快的,基本上不存在長時間等待的問題。2月份的LPR大機率不會下降,但是廣州各大銀行的房貸優惠利率當前處於下降通道,後續可能還會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普漲時代已經結束,盲目的購房置業,可能會面對資產價格下跌的同時,又要面臨還貸的壓力。所以,央行刺激經濟和樓市不假,信貸適度寬鬆的週期也會來,但請每一位參與者務必理性和謹慎,如今的市場環境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