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起點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小鎮夏蒙尼,至今冬奧會已舉辦24屆,其中阿爾卑斯山地區就承辦了8屆。對冰雪運動員來說,阿爾卑斯山是天賜賽場;對小說家而言,這片奇峰林立的冰雪世界同樣充滿魔力。懸疑小說家永城就將他的小說《復甦人》場景放在了阿爾卑斯山。
事實上,懸疑小說家對於冰雪的偏愛已近成傳統,天降暴雪是設計一場精妙詭計最好的饋贈,懸疑小說界甚至引申出了一類專門的創作方式——“暴風雪山莊”模式。不止於《復甦人》,在永城系列小說中,他用了大量筆墨描寫冰雪世界,像建築師一般,用無邊雪野、刺骨北風、廢棄小店等原材料,構建起座座懸疑瞭望塔,立於塔中極目望去,人性的冰原一覽無餘。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在清華讀本科的永城轉學去了美國密歇根大學,從那刻始,冬天在他的四季輪迴裡逐漸佔了上風,比起微風照拂的春天、鬱鬱蔥蔥的夏天、五彩斑斕的秋天,冬天更令他執著——凜冬隱喻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那正是懸疑小說獨有的氣質。
永城:當代懸疑小說作家,生於北京,先後求學於清華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主修人工智慧,曾就職矽谷高科技自控公司,現從事小說寫作。
冰雪伴我成長
永城在北京長大,冬天去後海滑冰是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相比今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冬天,雪頻繁而豐盈,關於雪的童年記憶是溫柔愜意的,這或許與年齡有關,年少時玩耍的樂趣總是比寒冰更令人印象深刻,似乎只有到了一定年紀,冬天才會以它冷峻的一面觸及人心。
對永城來說,北美五大湖的冬天可以說是他另一重意義上的成人禮,1994年冬,在清華讀大三的永城轉學到美國密歇根大學,第一次孤身飛赴大洋彼岸,迎接他的就是一場大雪。密歇根大學所在地安娜堡位於中西部五大湖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冷空氣從極地呼嘯南下,裹挾著五大湖的水汽,讓這裡成了北美著名的雪窩子,冬季不僅來得早,而且狂風肆虐,暴雪頻發。“記得飛機在附近的底特律國際機場即將降落時,地面的一切都被白雪覆蓋,大地一片純白,白得非常耀眼,唯一能夠識別的是把雪地分割開的公路,還有停滿車子的停車場,儘管那些車子的車頂也覆蓋著白雪,但車玻璃和車身的某一部分正反射著陽光,就像沙灘上閃爍的砂礫。”
在北京,偶爾降雪總是愜意的,冰雪盪滌了濁氣,白雪映照紅牆,古都的浪漫氣質一下子就被喚醒了。但如果雪總是不停地下,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密歇根一年有五個月冬天,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雪下個不停,平均溫度在零下10至零下30攝氏度,最冷到過零下五十多攝氏度。那種冷是感覺呼吸道都結冰了,從鼻孔到氣管凍成一根硬邦邦管子的冷。
孤身初到異鄉,寒冷往往會放大孤獨,而孤獨又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剛到美國,永城租住在校外,從房東那花20美元買了一輛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腳踏車,每天騎車去上課、打工。學業與生存,讓他無暇想念北京,更多時間是忙於適應異鄉的第一個漫長冬季。一天學校因低溫停課,可永城還要打工,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在騎車,路兩側的積雪有一兩米高,突然一回頭他發現一條長長的車隊跟著他。大概是美國司機們沒見過零下二十攝氏度在馬路上騎車的。雖然對交通造成一定影響,永城個人的體驗還是很獨特的:“我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像個無法適應地球的外星人,在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裡,獨自騎車在一條空曠的馬路上飛奔,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寒風夾雜著細雪迎面而來,手腳和臉凍得生疼,可身體卻在出汗。同學看見我都開玩笑說:你把越野腳踏車改造成冬奧會專案了。”
二十多年後,永城笑談往事,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他不否認,那段艱苦的求學經歷,最後鍛造了他的個性,也影響了他的創作風格。如今他的作品中,常常能找到他當年的影子——如《漂洋日記》裡的留學經歷,《秘密調查師·黃雀》裡男女主隆冬在餐館打工遭遇搶劫……都源於他對異國冬季的真實記憶及感受。
見識不同的冬天
從寒冷的安娜堡畢業,永城搬到了加州,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碩士學位。雖然加州有陽光之州美稱,但冰雪運動之普及,讓初來乍到的他倍感意外。北加州有好幾個滑雪勝地,舊金山東北的斯闊谷舉辦了1960年冬奧會,離加州很近的落基山脈其他州也有一些滑雪勝地。在溫暖的舊金山有很多冰場,不少舊金山人從小就學習冰上運動。
在美國時,永城也曾跟朋友一起去滑冰和滑雪。但他直言,自己雖愛雪,冰雪運動卻是十足菜鳥。不過他倒是四季堅持跑步,旅行時都會帶著跑步鞋。從斯坦福畢業後,永城常年在世界各地跑,去的地方多了,也就能體會到不同地方微妙的美,甚至具體到每個地方微觀的季節之美。大部分人不喜歡冬天旅行,永城卻是個例外,常常是說走就走。一年冬天,永城被肖邦的音樂觸動,竟一時興起,買機票飛往華沙。肖邦是波蘭人的驕傲,他的雕塑在華沙隨處可見,波蘭信仰天主教,華沙宗教藝術氣息濃郁,街頭巷尾總能看到雕塑,滄桑的雕塑上覆蓋著白雪,倔強地立於藍天之下的雪野,一個說不上名字的裸體男性雕塑,讓永城震撼,男人體格強壯卻疲憊而頑強地斜坐在地面上,肩頭和大腿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這一幕像極了波蘭民族的性格。納粹集中營紀念館的雪意味深長,紀念館仍保留著八十年前恐怖駭人的外貌,圍牆上的鐵絲網依然猙獰,牆頭的雪純淨無瑕,無聲無息地堆積著,像是對無數冤魂的祭奠。
為了祖國而吵架
求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直到2002年已工作的永城才第一次看了冬奧會直播,那屆冬奧會由美國鹽湖城主辦,楊揚獲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軍,為中國奪得了首塊冬奧會金牌。如今,永城還能準確地記得那天是大年初五,一個週末,“當時幾個華裔同事立刻相約聚餐慶祝,可惜沒買到鞭炮,深以為憾。”永城聯想到他剛到美國不久趕上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游泳隊奪得了女子專案金牌,卻被美國同學詬病,他還跟美國同學吵了一架。
早年間在美國的留學生過春節,能看到春晚就很幸福。1996年春節,央視國際臺首次連播了四個小時春晚錄影。“當夜我們幾個留學生就一起在廉租地下室裡看春晚,吃餃子,還買了一瓶很便宜的洋酒,大家最後都喝多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想念天壇的積雪,天橋的糖葫蘆,龍潭湖的野冰,三十兒晚上的木須肉和炸帶魚。很快就夜深了,外面風雪交加,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大家索性留在我的小地下室裡直到天亮,然後各自去上課、打工,春節悄然而過,無影無蹤了。今年春節太開心了,不但跟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春晚,還能追冬奧會,比起學生時代在美國過的春節,簡直是極度奢侈!”
冬奧問答
問:印象最深的冬奧會是哪屆?
答:美國鹽湖城冬奧會,當時我正在矽谷工作,以前瞭解冬奧會不多,大概只知道冬季運動強國都是歐美國家,尤其是北歐的挪威、瑞典,還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等。中國隊過去表現還不搶眼,從鹽湖城那屆開始,讓人眼前一亮。
問:最喜歡的冰雪運動明星是誰?
答:以前是中國的楊揚,鹽湖城冬奧會她拿了短道速滑冠軍,我們當時在美國的中國同胞都非常激動。
現在要加上本屆冬奧會的徐夢桃,喜歡她那不屈不撓,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她代表著那些默默無聞卻一直在努力的人。
問:去過哪些冬奧城市?
答:舉辦過冬奧會的城市中,我去過加拿大的溫哥華和日本的札幌。
溫哥華是在2010年舉辦的冬奧會。溫哥華在北美洲的西海岸,氣候很溫和,冬天並不算太冷,下雪也不多。我當時還很疑惑,溫哥華的氣候怎麼能舉辦冬奧會?後來才瞭解到溫哥華附近的群山非常適合冰雪運動。
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曾在1972年舉辦冬奧會,目前在申辦2030年冬奧會。我有一年是在深秋去的札幌,樹葉五彩斑斕,非常美麗。那座城市很安靜冷清,街上行人很少,偶爾遇到的也是中老年人,據說大部分年輕人都去東京、大阪了。如果能再次舉辦冬奧會,不知道會不會給札幌注入些生命活力。
問:最喜歡的冬奧會專案是什麼?
答:在美國上學的時候,當地人都喜歡冰球,我對這種激烈身體衝撞的運動感覺一般。我喜歡的是冰壺,這項運動需要沉著和機智,充滿東方魅力,想起童年玩過的一些類似原理的遊戲,如克朗棋、彈球入坑,讓人感到非常親切。
(原標題:永城:異國他鄉的冰雪記憶)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蔡岫
流程編輯:u060
版權宣告:文字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