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京姓的人數很少,少到現在公佈的百家姓排名中要以千為單位排序,根據百家姓大全的資料,京姓僅有兩千八百多人,不知道資料是哪一年的,但能夠反映出京姓的稀有。在姓京的歷史名人中,官做到最大的要屬京鏜,官至丞相,只是後世關注的人似乎不多。
對於這個姓氏,讓你第一下想到的人是誰呢?
△京姓的歷史淵源
關於京姓的歷史來源有多種,一是源於姬姓,後人根據封地名更改;二是源於姜姓;三個人改姓。
1.源於姬姓說
姬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中國的姓氏中,有很大一部分據說來源於姬姓,姬姓便是如此。相傳春秋時期的鄭國君主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段。在段的哥哥繼承王位後,段被封在一個叫京城的地方,於是他的後代中便有以京作為姓氏的。
2.源於姜姓說
姜姓與姬姓一樣,都十分古老。西周時期,在齊國的京城住著許多姓姜的人,後來姜姓的子孫中有人把姓改成了京城,再後來又逐漸簡化為京。
3.京房改姓說
京房,原姓李名房,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在北京天壇神樂曙有京房的雕像。京房對於《易》學有著很深的研究,他在經過自己的推演後,改姓為京。
△京姓名人京鏜
京鏜,南宋時期豫章人,《宋史》有傳。他官至北宋丞相,但似乎後世關注他的人很少。
京鏜的出生並不顯赫,他的父親為八品小官,家境並不很好。
京鏜在1157年考中進士,當時的江西的地方長官龔茂良十分賞識京鏜,於是舉薦他入朝為官。面見孝宗後,被升為監察御史。
有一次,金國派遣使者來到南宋都城,要求面見皇上,但是被京鏜拒絕,皇帝也因此事讚賞京鏜稱職。
還有一次,金人派遣使者來弔唁高宗,京鏜作為報謝使出使金國。金國以按照慣例為由,為京鏜設宴接風。京鏜便要求撤銷宴席,即便要設宴,也必須撤掉樂隊。當時接待的金國官員不同意,並且催促京鏜快點入席,在金國官員的強迫下,京鏜依舊堅持必須撤掉樂隊。在帶領通行官員出門時,金國計程車兵以冰刃指向京鏜,但被京鏜喝退。金主於是下令免樂。
在楊萬里為京鏜撰寫的墓誌中,評價他為“心本寬厚,政出公方,與士鈞禮,不為崇峻”。對於他的批評,也多為沒有什麼突破,只是遵循舊法,整體上還是比較好的。
王安石曾經變法,一度被罵得狗血淋頭。京鏜為丞相,遵循前朝舊法,又被批為遵循舊法。好像有點旁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