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威脅
上世紀1965~1975十年的時間裡,我國的地緣政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美國對我國的封鎖包圍越來越緊,同我周圍近一半鄰國建立了軍事反華同盟,還有對我國的各種核訛詐。還有資料顯示,美國飛機飛入我沿海領空高達每年800多次!
同時,蔣介石也想在嚥氣前對大陸反攻,於是派出大批特務前往我國東南沿海搞各種破壞活動,打算在東南沿海打造成“游擊戰走廊”,這都對我國的沿海工業區形成了切實威脅!
除此之外,1963年蘇聯入侵我國珍寶島,兩國關係正式破裂,緊接著1964年蘇聯陳兵百萬在我北方邊境,甚至還將一部分戰略導彈瞄準了我國的重要城市和軍事設施。還曾經想對我國在羅布泊的原子彈核試驗進行空襲摧毀!
在戰爭威脅的緊張時期,黨中央甚至讓各位老帥和高層領導們都分散到不同城市。1969年9月29日,我國氫彈爆炸成功;在此以前,即1969年9月23日,我國還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這些都引起美國和蘇聯的巨大威脅!
毛主席根據當前形勢,決定讓老帥們在10月份從北京疏散到外地。主席指定了每個人的去處,其中,陳毅陳帥到石家莊,葉劍英葉帥到長沙,徐向前徐帥到開封,聶榮臻聶帥到鄭州。並且周總理分別向各地一把手打了電話,安排好住處,並由中辦準備專機或專列。
這樣就可以避免黨中央管理層被一窩端的風險,這就是當時我國面臨的嚴峻挑戰!以上幾方面都讓毛主席以及高層領導寢食難安,擔心一旦發生戰爭,我國之前積累的國家工業體系將被摧毀殆盡。於是,生出了要在西南、西北、中南等區域建設工業區的計劃!
2.建設成就
經過十年的建設,基本上把煤炭、電力、鋼鐵、軍工等各種重工產業在三線建設了一遍,類似於增加了一個檔案備份,就算是面臨多面作戰也有持續抗戰的基礎準備了!
正是基於以上前提,才有了1964年10月16日在羅布泊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才有了1970年7月1日連線成都和昆明的成昆鐵路的通車;才有了1971年10月1日四川攀枝花鋼鐵廠的第一爐鋼。
這裡再補充兩個小細節。當年成昆鐵路因為耗資巨大被迫停工,毛主席得知後留下一句話:沒錢拿我的工資去修!對於攀枝花鋼鐵基地的建設毛主席也是關心備至,曾經說過:不把攀枝花的鋼鐵廠搞起來,我睡不好覺!
至於說到建設成就,我羅列如下:
透過三線建設,建成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業交通企業、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等一系列相互配套但地域上比較分散的工業體系!
這裡說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名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河南平頂山、鶴壁礦區的建設,四川東方電機廠,長江船舶工業生產基地等等,這些企業乃至於今天都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3、長遠意義
當時的十年,民生生活面臨巨大挑戰,社會秩序也被嚴重衝擊,這裡很多大家都清楚,我不做過多闡述。後世有很多專家拿這些點來詬病毛主席,其實是不公正客觀的。
如果不是毛主席頂著巨大的壓力,做了開國領袖才能做的事情,後面的領導人們估計想做都沒有足夠威望能做成這些建設成就!大家可以看看現在印度的莫迪總理,一直想打破國內各聯邦的省稅都做不到,更別說其他的統一策略了!
這就是我們三線建設的卓越成就!雖然這十年期間我們耗費了全國基本建設資金的一半財力,但是這樣我國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戰略後方,這形成了對潛在威脅國的震懾力!
從當時的世界格局和技術水平來看,我國建成了一個打不垮、炸不爛、能長期支援戰爭的牢固後方基地,也讓美國和蘇聯對我國的戰爭威脅失去了意義,也為後來的中美建交創造了基礎條件!
這段歷史也告訴了我們每個普通的個人一個恆古不變的真理:只有你強大了敵人才會正視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