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小夥,娶湖南姑娘,在農村照顧岳父母,還學會插秧種菜
講述:張悅、卡夫
整理:肖寒先生
我叫張悅,湖南人,丈夫叫卡夫,來自伊朗,我們是同校的校友,他作為留學生,在一次辯論賽的時候相識,從此墜入了愛河。對於這段感情,經歷了很多的波折,但最終我們還是走在了一起,並且與2014年的時候結婚了。
(以下是張悅自述)
我出生在湖南邵陽市的一個小山村,姐妹兩個,從小生活談不上多糟糕,農村人嘛,就是很平淡的生活,我和妹妹都讀過大學,所以也有不錯的工作,城市呆的時間長了,逐漸厭倦了,再加上有一個外國丈夫,總是被打擾,索性就回到老家,當上了農民。
我和丈夫從認識到結婚,其實發生過不少矛盾,主要還是生活理念和文化差異。其實卡夫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說話非常有條理,喜歡講道理,即使是我的過錯,他也會嘗試著分析,到底是自己錯了還是我錯了。
剛認識的時候,他喜歡吃拉麵,而我一個湖南妹子,壓根就不怎麼喜歡吃麵食,但那個時候他不懂得尊重,每次吃麵條的時候都會拉著我,因為長時間吃麵條,導致我們的感情出現危機。
卡夫在大學畢業後就被我帶著見了父母,我爸媽對這個外國小夥並不喜歡,那段時間,卡夫為了表示他的忠誠,做了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比如做飯,洗衣服,也是在這個時候,我覺得他是一個靠得住的男人。
但當時我們還在長沙工作,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呆在家裡,這也間接地解放了卡夫,不用在我父母跟前賣力的表現。在長沙工作了三年時間,工資由我管著,所以基本都攢下來了,因為我明確地告訴卡夫,在我的家鄉,娶媳婦是要彩禮的。
當時我們兩個攢了大概11萬多一點,他帶著這筆錢,在2014年的時候,向我父母提親,即使我父母心裡不悅,但也知道我們在一起好多年了,也就沒有阻攔。
之後我們舉行了一場簡單的中式婚禮,他的爸媽並沒有前來祝福,只是給我一筆結婚的費用,婚後,我們留在了家鄉,和爸媽一起種地,享受生活。
(以下是卡夫的自述)
我是卡夫,今年35歲,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24歲,出生在伊朗阿爾達比勒省,父親是商人,所以我才有資本來到中國學習,對於中國文化非常喜愛,尤其是美食文化,在長沙的四年時間中,很有幸認識我的妻子張悅,但能夠走到今天,真的非常不容易。
張悅是一個非常霸道的女生,可能這麼說,被她看到又會捱打,但那也是幸福的。
我和張悅在談戀愛的時候,她非常霸氣,但總是能夠包容我很多,對於兩個都是能言善辯的人來說,能做到這樣非常不容易。為何不容易?當初認識的時候,我們是辯論賽的對手,而她說話的速度非常快,我壓根就沒聽懂,到我這裡的時候,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結果敗給了張悅。
不打不相識嘛,我們也就這樣記住了彼此的名字,後來我就開始主動追求這個優秀的女孩,沒想到被她一口回絕,說我長鬍子,非常醜。當天晚上,我就刮掉了鬍子,第二天再去找張悅,他說我穿得像個大叔,沒辦法,只好出去買了一些時尚的衣服,把民族服飾壓在箱底。
久而久之的堅持,她同意了,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非常幸福。
後來一起找了工作,我當老師,她做會計,在中國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壓根來不及享受生活,過了三年時間,我帶著彩禮錢上門提親,說實話,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之前張悅的爸媽並不喜歡我。
當時心裡沒底,可沒想到,張悅的父母同意了,激動得手舞足蹈,當時村子裡有不少人圍觀,看熱鬧。
之後便留在了鄉村,其實在農村,吃喝問題一點都不用愁,二畝稻田,還有一些自留地,可以種一些蔬菜,我從來沒有下地幹過活,但在鄉下,我開始向岳父岳母學習,不僅學會了插秧,還會種菜。
我們的生活過得非常簡單,白米飯,鹹菜、臘肉,完全按照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進行,可能會有人問,你們能吃肉嗎?當然可以,這是在中國。
我喜歡這裡的生活,因為我的岳父大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老頭,會和我拼酒,每次都是他醉倒,但還是不服氣,基本上每天都會小酌一杯,這樣的生活太有趣了。
我熱愛中國,熱愛中國文化,更愛我的妻子。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