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喝茶不但可以提神止渴,還能陶冶情操,更能防癌抗癌,延緩衰老。喝茶已經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在週末午後,約上三五個好友,泡一壺好茶,互傾心中的不悅,緩解一週的疲勞。或者一個人這樣靜靜地坐著,沏上一杯茶,在氤氳茶香中放飛思緒。
對於乳腺癌患者,在經受了磨難與重生,迴歸正常生活後,更要懂得放慢腳步,享受生活。尤其是對喝茶愛好的患者來說,她們更需要茶文化來陶冶情操,互訴衷腸,緩解疲勞和壓力。那麼,這期我們來了解一下,乳腺癌患者到底能不能喝茶,該怎麼喝茶。
飲茶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根據發酵程度不同,可將茶葉分為綠茶( 非發酵茶) 、烏龍茶(半發酵茶) 、紅茶(全發酵茶)和黑茶(後發酵茶)。研究表明茶葉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茶葉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質,約佔茶葉重量的18% ~ 36% 。不同型別茶葉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較顯示,綠茶 > 烏龍茶 > 紅茶 > 黑茶。
中國、日本等東南亞國家以綠茶為主要飲品,茶中含有多酚類兒茶素,具有抗惡性腫瘤細胞增生、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東南亞人群茶葉攝入有明顯抑制乳腺癌的作用,大約能減少10%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而歐美人群茶攝入觀察到的這種抑癌保護作用較小(4%) , 這可能和東南亞國家茶攝入的種類主要為綠茶、以及人種易感性的差異有關。研究提示,飲用綠茶可以減少分化較好的浸潤性乳腺癌的復發,改善一級和二級浸潤性乳腺癌的預後。這可能與綠茶內含有大量的多酚類兒茶素有關,兒茶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烏龍茶提取物可以避免乳腺癌的發生,大量飲用烏龍茶的人患乳腺癌的風險較低。研究發現,烏龍茶提取物對多種乳腺癌細胞均有影響,包括ER陽性,PR陽性,HER2陽性和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科學家發現中國福建省的年度癌症登記資料,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福建省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35%, 死亡的風險降低38%。與福建省的平均發病率相比,定期飲用大量烏龍茶的人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25%, 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可能性降低50%。“烏龍茶消費量較高地區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表明烏龍茶具有很強的抗癌特性,烏龍茶中茶黃素和茶紅素的抗氧化作用對乳腺癌發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有關飲紅茶與黑茶和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並未發現其對乳腺癌有保護作用。紅茶及黑茶裡的抗氧化物質主要是茶黃素,其茶多酚含量較綠茶和烏龍茶少,抗氧化能力也較弱,這可能是紅茶與黑茶沒有表現出保護作用的主要原因。
上述研究表明,女性喝茶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乳腺癌患者喝茶可減少乳腺癌復發及轉移風險,延長患者生存率,但主要以綠茶和烏龍茶為主。喝茶雖好,但也應該科學喝茶,避免不正確的喝茶方式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有喝茶習慣的患者應避免以下事項發生
01 不宜飲濃茶
茶水一般在人體內能滯留3小時左右,而濃茶滯留時間則更長,這樣茶鹼在人體內積聚過多,致使神經功能失調。由於茶葉中鞣酸的作用,可使腸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發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二次泡飲為宜。
02 不宜空腹飲茶
空腹不宜飲茶,因為空腹飲茶,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礙消化,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引起食慾減退,胃腸不適等症狀。
03 不宜用茶水服藥
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如果用茶水服藥,鞣酸同藥物中的生物鹼、蛋白質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沉澱,勢必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茶葉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凡服安神、鎮靜、抗焦慮等藥物以及服用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藥、含蛋白質藥物時,尤其不宜用茶水送服。
04 不宜睡前飲茶
睡前飲茶會使精神過於興奮而影響入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飲茶,容易心慌不安、多尿,更會影響睡眠。如因飲茶引起失眠,即使服用安眠藥,也會打折扣。
05 不宜飲隔夜茶
茶水放置過久,不僅會失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茶水中的鞣酸還會成為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容易導致胃腸道疾病。
06 不宜飲頭遍茶
茶葉在生產、包裝、運輸、存放過程中。極易受黴菌汙染,尤其在不提倡用滾水泡茶,以求儘可能多地儲存維生素C與其它營養成分的時候,黴菌是殺不盡的。因此儘量不飲頭遍茶,把浮在茶麵的茶水倒掉,更為安全。
注: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