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重慶的一位老農在自家地裡發現了一具人的屍骨。他立即將這件事上報給了當地的警察局。
警察局派來的專業人員將這具屍骨挖出來時,發現這具屍骨上滿是傷痕,並且雙腳的腳踝處還各被釘了一枚釘子,腳上還鎖著腳鐐。
經鑑定,這具屍骨被確認為是一位48年前消失的紅軍師長的屍骸。這位紅軍師長究竟是誰?他又是怎麼犧牲的呢?
這位失蹤了整整48年的紅軍師長,名叫王光澤。1934年10月,王光澤所在的紅六軍團和賀龍帶領的紅二軍團,在四川省酉陽縣與貴州省邱江的交界處南腰界匯合,並在這裡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建立的訊息傳到了國軍的耳朵裡,引起了他們的恐慌。於是為了對付我軍,蔣介石緊急抽調了大量部隊來到了川黔。
這使得想要繼續北上的中央紅軍主力被拖在了這裡,眼看我軍在國民黨的猛烈攻勢下傷亡人數越來越多,組織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得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留下一支部隊與國民黨作戰,誤導國民黨,讓他們以為兩個軍團的主力部隊仍在這裡。軍團主力則迅速向湘西進發,配合中央紅軍北上。
留下根據地的只有1000人,組成了一支獨立師,而王洪澤便是這支獨立師的師長。根據地裡只有1000多人,和兵力龐大的國民黨部隊相比實在是差距甚大。
戰士們都很清楚,留在這裡就是送死。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只要中央紅軍能夠順利北上,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但想要勝利地完成任務,光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夠的,還要制定出能夠誤導國民黨的作戰計劃,以最少的傷亡殺更多的敵人,儘可能的拖住敵人的腳步。否則光靠他們這麼一點人,根本對國民黨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經過對當地地形的仔細研究,王光澤發現鉛廠壩,楓香溪一帶是很好的埋伏地點。只要在這裡設伏,敵人很可能會中計。
於是,王光澤帶領著部隊向西南行進。到達這裡後,王光澤和戰士們一起佈置陷阱,設下埋伏。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敵人到來後開打。
圖丨王光澤(1903-1934),紅軍黔東獨立師師長,革命烈士。湖南衡山人。
沒過多久,敵人果然如預料的那邊來到了他們面前。王光澤當即命令戰士們開打,一時間,硝煙四起,到處都是槍聲和爆炸聲。
僅僅一千多人的隊伍,卻憑藉著出其不意的戰術,將兵力比他們多出數倍的敵人打得多花流水。
王光澤深知,他們人數太少,根本不能和國民黨的部隊正面作戰。所以王光澤命令部隊白天休息,到了晚上人最疲憊的時候再向國民黨發起偷襲。
而且,他還專挑零散的小部隊下手,這樣既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傷亡,又能誤導國民黨的判斷。
在與國民黨部隊對戰了20多次之後,國民黨果然誤以為他們就是軍團的主力部隊,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敗了20多次。
王光澤帶著部隊成功拖住了敵人,將國民黨部隊牽制在了貴州,為我軍主力部隊的北上爭取到了很多時間。
但我軍畢竟與敵人實力差距巨大,即便此前他們打了很多場勝仗,也總有失敗的時候。國民黨人數眾多,即便敗了很多次,也可以很快調整過來。重新調整過後,他們就會再次對我軍發起進攻。
所以在後來,我軍損失慘重。王光偉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否則整支獨立師被全滅是遲早的事。
因此他改變了原先的作戰計劃,以吸引國民黨的注意力為主,殺敵為輔。只要儘可能地為主力部隊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他們就已經贏了。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殺多少敵人反而沒那麼重要了。於是,王光偉帶著部隊開始和國民黨打起了游擊戰。
我軍依舊是晝伏夜出,但與之前不同的是,他們晚上偷襲敵人的基地,白天就會轉移地點,跑到敵人的另一個基地,晚上再進行偷襲。
就這樣,在國民黨的多個基地都被偷襲之後,他們感覺到了不對,覺得這其中一定有問題。但他們還是想錯了,他們將留在這裡牽制他們的獨立師,誤以為是我軍的主力部隊。
於是,他們停止了繼續前進。毫無疑問,王光澤的計劃成功了。但是之前與王光澤所帶部隊作戰的國民黨只是一些零散的小兵,國民黨的主力根本就沒有露面。
但是如今國民黨停止了北上前進,轉而全力與王光澤所帶的部隊作戰。這對王光澤而言,無疑是壓力驟增。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光澤絲毫不慌,制定出了多種不同的戰術,將敵人耍得團團轉。最終,王光澤僅僅靠著1000多人,成功將國民黨牽制了半個多月。
沒有了敵人的窮追不捨,我軍主力部隊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行進得相當快。他們成功到達了湘西,並很快向王光澤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但這時的敵人也反應了過來,被戲耍了整整半個多月,他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王光澤想要帶著部隊撤退,將會非常困難。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國民黨制定了針對獨立師的消滅計劃,是要將獨立師全部殲滅。
而我軍這邊,由於沒有後續補給,戰士們持續戰鬥了半個多月,早已筋疲力盡。不僅彈藥不足,藥物也嚴重不足。他們必須儘快和主力部隊會合,否則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王光澤為能儘快撤退,只能帶著部隊一邊退一邊和國民黨打。但國民黨突然轉變了戰術,兵分兩路,向獨立師包圍了過來。
幸而王光澤急中生智,巧妙地躲過了國民黨的合圍。但如今的我軍已經彈盡糧絕,戰士們也沒有多少力氣繼續作戰了,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王光澤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帶著戰士們不斷地甩開後面的追兵。
可惜國民黨卻沒有一點想要放過他們的意思,一直在對我軍圍追堵截。後來,王光澤帶著部隊逃到了秀山縣附近。
在這裡,他宣佈了一項重大決定,那就是將部隊打散,所有人往不同的方向逃亡。王光澤的決定剛說出口,就遭到了戰士們的反對。他們在一起戰鬥了這麼久了,從未分開過。他們很清楚,如果這一次分開了,很可能就是永別。
對此,王光澤的內心也是一片苦澀。但是如今,他們不得不分開。只有分散逃亡,戰士們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王光澤告訴戰士們,只有分散目標,國民黨發現他們的可能性才會降低,他們成功逃脫的希望才會變大。
現在,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找到主力部隊。相信只要和主力部隊會合,他們以後就一定會再見。
在王光澤的一番勸說下,戰士們最終還是同意了。獨立師就地分散,大家向著不同的方向分散行進。與戰士們分開後,王光澤一直在向著湘西行進。
但由於長時間的作戰,王光澤早已體力不支,他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幸運的是,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善心的老農。在老農家裡,王光澤終於吃上了一口熱飯。
一番喬裝打扮後,王光澤則繼續趕路。而此時的國民黨也沒有放棄搜捕我軍的戰士,他們在各個縣城派出部隊搜尋一旦發現疑似紅軍的人,就立刻抓捕。
王光澤進入秀山縣後,在與一支國民黨的部隊擦肩而過時,不幸被國民黨認出,被當場抓走。
王光澤被抓的訊息傳出後,就轟動了整個國民黨。有不少國民黨軍官都與王偉澤交過手,他們對王光澤恨之入骨,卻又抓不住他,所以心中一直憋著這股氣。
如今得知王光澤被抓了,他們都感到十分高興。其中,尤屬時任川軍第21軍直屬第四旅旅長的田冠武最為興奮。
他一得知王偉澤被抓,就立刻跑到獄中審訊王偉澤。其實他對王光澤還是很欣賞的,對他的能力也很肯定。
他希望王偉光澤能夠投降,加入國民黨。只要他肯投誠,田冠武相信他一定能夠在國民黨裡大放異彩。他在見到王光澤後,多次勸說王光澤投降。
他告訴王光澤,只要他肯投降,他想在國民黨裡擔任哪個職位,都可以任他挑選。如果他加入了國民黨,以後他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但王光澤雖然年紀不大,但他的革命意志非常堅定。面對田冠武的勸說,他毫不理會。說得煩了,他還會對田冠武破口大罵。
田冠武見用權勢誘惑不行,就開始用酷刑逼迫王光澤。他對王光澤用很多殘忍的刑罰,但所有的刑罰都用了一遍,王光澤就是緊咬著牙,死活不肯開口。
見一般的刑罰對王光澤沒用,田冠武便開始想其他辦法折磨王光澤。一個部下向田冠武建議,可以用釘子釘王光澤的腳踝。
如此殘忍的刑罰,也就國民黨想的出來了。田冠五采用了部下的建議,在王光澤的腳踝處各釘了一個釘子。王偉澤痛苦的失聲怒吼,死死的盯著田冠武,恨不得啃一下田冠武身上的一口肉。
但即便如此痛苦,兩個釘子釘了下去,王偉澤的身上也滿是傷痕,血在地上都聚了一灘,他還是不肯服軟投降。
田冠武見這樣王光澤都不肯投降,知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便將這件事報告給了蔣介石。蔣介石得知後,覺得王光澤也沒有別的用處了,便下令槍決他。
但王光澤畢竟是一位師長,就這樣處死他,國民黨的面子上過不去。於是田冠武便宣稱要將王光澤帶到重慶進行審判。
但實際上,國民黨將王光澤帶到了重慶酉山縣,在一個小山村裡槍決了他。就這樣,紅軍師長王光,王光澤在1934年被國民黨槍決,年僅31歲。
一直到48年後,王光澤的遺體才在重慶被一位老農發現。我國在對他的遺體進行仔細研究之後,才終於得知了他當年究竟去了哪裡,以及他真正的死因。
當年他失蹤後,我黨一直陸續派過人尋找他,但卻沒始終沒能找到他。時隔整整48年,我國才終於找到了他。
英雄永遠不會被遺忘,王光澤的遺體被找到後,我國將他葬在了龍潭鎮烈士陵園。自此以後,人們每年都會來瞻仰他,紀念他。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那些為了國家而犧牲了生命的烈士們,也永遠都不會被我們遺忘。我們要銘記歷史,更要銘記那些為了祖國而犧牲了一切的烈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