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已經開始,只是你還沒意識到而已。
01
怎麼?“高邊疆”、“數字邊疆”不算邊疆?
相反在核武器、核威懾稱為戰爭常態的情況下,熱兵器直接對抗實質上已經走向衰落,技術對抗已經稱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形式。在這個戰場我國並不具有大家想象的那種絕對優勢,然而一旦失敗,後果並不比領土遭到直接侵略來得好。
昨天央視13套新聞臺滾動播放外交部針對美國“星鏈”計劃對我太空邊疆造成的巨大威脅發表的回應。
緊跟著下一條新聞:
緊跟著的這一條更有意思:
一箭22星,以前我國從來不屑於發射這種小號太空垃圾,僅有的幾次發射都是實驗性質和大學院校、私人機構的發射。這次明確由“國家隊”來打還明確發射計劃的,一定是具有某種特殊意義。
跟什麼“央視網”之類的新媒體不同,央視的傳統媒體,遣詞用語、新聞編排順序、素材選擇都是十分嚴肅的,用意都值得思考,在某些重點新聞上連一個畫面都值得推敲。我相信這兩條一前一後的新聞素材選擇絕對不是胡來的、偶然的,而是在透露某種非常明確的意思。
高邊疆爭奪戰已經開始。
至於數字邊疆爭奪戰這個是由來已久了,只不過日趨白熱化,數字主權和資訊保安按道理是我本專業,可惜學藝不精加上畢業後沒幹這個,忘得差不多了,說錯了您不要挑,都是你對。不過根據我從事這個行業的同學的說法,這個領域也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安全,而是形勢非常嚴峻。
可以說我國在新的軍事安全領域正在遭受侵略。
02
我個人認為至少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間,發生那種傳統的陸地領土侵略已經是不可能了,因為核武器的存在,全面陸地入侵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好處,還不具有軍事上的可操作性。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國沒有一個承諾“不在自己領土上使用核武器”的,包括中國,最多僅僅是承諾“不進行核試驗”,在真正的戰爭中,不管是不是遭受了核襲擊,在自己的國土上使用核武器都沒有任何限制。
大家不要以為是個核武器就是那種毀天滅地的東西,殘留輻射幾萬年不長草那樣。實際上五常擁有的最先進的核武器遠超你的想象力,有部分戰術核武器甚至可以做到沒有任何殘留影響,威力也可以控制到非常精確的程度,爆炸當量數百噸,殺傷效應可以控制,使用非常靈活。
這方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是美國,其他核國家只能選擇跟進。
這種行為實質上杜絕了五常遭受陸地領土入侵的可能性,因為軍事上的操作性不存在了,雖然美國初衷並沒有這麼美好而是為了在對外軍事行動中更容易使用核武器。這個核軍備競賽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經過20年的時間現在基本上五常都已經完成。戰術核武器用於進攻效果可能不大好,用於國土防禦簡直再好不過了,根本不需要揹負任何使用上的限制,我在我自己領土上炸幾個戰術核武器你有什麼可說的?
小當量先進戰術核武器使得陸地大規模進攻、大兵團對抗成為一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國在2010年之前偶爾還會提到“核威懾背景下的區域性戰爭”這個概念,2010年之後基本提都不提了,因為這個設定確實過時,發生的可能性太小。戰役軍團的集結、運動、作戰都是個根本沒辦法隱蔽的東西,也很難防護,你費勁巴拉集結一個陸地集團軍,好不容易公路鐵路航空越野機動到戰場,還沒來得及展開呢,一發戰術核武器入魂,集團軍司令跳著腳的罵娘,他光桿司令一個也沒啥用。
這就預示著傳統大規模國土入侵在以後僅限於無核小國,菜雞互啄。陸地對抗的天花板就是印度跟巴基斯坦這種規模了,在一個錫亞琴冰川磨磨唧唧幾十年,戰線變化不超過5公里。
核大國基本上不可能搞這個,自己手裡面有什麼傢伙大致也能推測到別人手裡有什麼傢伙,誰也不傻,你指望中國集結十幾個集團軍一把突擊打到葉卡捷琳娜堡?北京安定醫院歡迎您。
03
然而高邊疆和數字邊疆被侵略絕對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當了亡國奴也是一樣的滋味,不是隻有被刺刀頂著後背才難受,高邊疆和數字邊疆失守一樣難受。
現在你看到的樣子就是被侵略的樣子,一樣有人當漢奸,一樣有人奮起抗爭,一樣有人咬牙堅持,一樣也有驚心動魄,只不過沒那麼顯眼而已。一個特斯拉收穫了多少無腦粉?成天開著個伺服器在境外的移動攝像頭到處跑,有些地方不讓去還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有人以前工作的中國的八線小城市的公司不讓特斯拉進,於是他透過刷題面試,跳槽進了西海岸某家停車場裡堆滿一排充電樁的公司,就開開心心地買了一輛特斯拉去上班了。
對於這個問題的評論中師老黨立雄踞第一,可惜點錯了穴位:他鼓勵別人潤。別人要是真的想潤,就不至於這麼擰巴,人家想的就是當帶路黨好賺錢,潤了出去別說特斯拉了,能推超市手推車當流浪漢去都是祖上積德。
懂?
中國航空航天、軍工行業收入低,與從業人員能力水平不符,留不住人才,內部問題也還很多很多,這也是事實。
但是不乏咬牙堅持的有識之士,你可以不認同他的行為,但至少你可以不要罵他們。你有選擇更好個人前途的自由,但是人家也有選擇堅持理想的自由,正如楊靖宇選擇了餓死也要打仗,漢奸選擇了當漢奸。
會怎樣?侵略正在發生,我們拭目以待唄。
END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龍牙的一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