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長輩都會帶著在學校學習的子孫來拜文曲星。這些學生中,升學成功的,或多或少具有兩個要素:堅定的目標和信心。
長時間地思索後,文曲星決定辦一所學校,旨在提升學生這兩種素養。
帶著辦學計劃,文曲星來與文殊商量。文殊菩薩聽了文曲星的辦學思想,不置可否。文曲星再三討教,文殊道:“我觀人間,升學成功者,多數只有幾個月最多幾年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步入社會的歷程,是他們人生最長最重要的時期,然而,升學即學校成績較好,還不能決定其人生也能成功。”
“學校學習當然是為了他們人生的成功。您是說還有比獲得堅定的信念與充分的自信更重要的東西?”文曲星問。
“這些是技術層面的東西,當然很重要。不過,多數人生不成功,不是因為技術的差距,而是因為他們的各種技術追求只為應付短期目的,如考試、文憑,沒有一切服務於長遠目標的意識,缺乏應對長遠需要的應有積累,也就不具備一生成功的必要支撐。"
“那麼,人們應該怎麼做呢?”文曲星似乎有所醒悟。
文殊笑笑說:“總體看來,具有遠見和勇氣的人,才能成功。”最後,文曲星放棄了辦學計劃。
家長,當然是希望子女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僅要求子女,不夠[加油]
關注我,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