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晉代,大家可能會感覺到陌生又熟悉,兩晉是戰爭頻繁,政權分立,民族融合,思想活躍,文化燦爛的時期,是秦漢,隋唐時代的轉折時期。
公元266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國勢漸衰,八王之亂,堪稱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3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延續晉朝,史稱東晉。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東晉以少勝多,政權得到了暫時的鞏固,兩晉時期,北方人的南遷給南方地區帶去了大量的生產力,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南京秦淮河畔烏衣巷內坐落著著名的王導謝安紀念館,東晉時期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較為罕見的一個現象–門閥政治,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幾個大的氏族左右了朝廷的政治,當時也有王與馬共治天下的說法。門閥政治既給東晉帶來了穩定,也給東晉帶來了混亂,門閥政治鬥爭的結果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標誌著皇權的旁落,另一個是門閥更替管理東晉,門閥政治鬥爭畢竟屬於上流社會的爭鬥,江南社會總體趨於穩定,這就為東晉一百多年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兩晉雖是政權動盪的一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學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衝突融合的時代。由於儒教獨尊的局面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思想有本土發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邊疆的草原文化與晉朝的中華文化逐漸開展交流,民族融合。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麼多,以上是個人關於兩晉時期的一點總結,喜歡的朋友們請點個贊,我會不時地發表自己關於歷史的一些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