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部門印發《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最佳化交通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能效,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加快構建綠色出行體系。
我們知道,鐵路運輸相較於公路運輸,有著運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勢,我國的大宗貨物和煤炭等資源也一直有鐵路專線,但這次“十四五”提出的“綠色交通”規劃,顯然不止於此,這項政策將對貨執行業造成多大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
廣西:培育高鐵貨運市場
在《廣西高鐵貨運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在“十四五”期末,將建成投產南寧、柳州等10個高鐵貨運基地一期工程,力爭2023年實現廣西高鐵發到量超50萬件,2035年發到量超11.8億件。
以前大家還說鐵路運輸雖說成本低,但靈活性和時效性到底不如卡車運輸,現在廣西都要建高鐵貨運基地了,不僅時效性上來了,而且貨損率幾乎為零,這項優勢,貨車運輸無論如何都不能代替。
天津:已開通鐵路貨運專用線
2021年11月30日,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公轉鐵”工程在天津竣工,三列火車分別為:創新號”、“奮進號”、“幸福號”。
專案建成之時,新天鋼提出目標:貨運佔比將提高到80%以上,專線鐵路每年的運量達1300萬噸,實現全部大宗散貨由鐵路運輸完成。
據瞭解,“公轉鐵”專線開通後,每天預計有8列車次,一列車次的運貨量就相當於100輛卡車,8列火車就是8百輛卡車,也就是8百位卡車司機。
黑龍江:下發“公轉鐵”資金補助
2022年2月11日,黑龍江省官方部門釋出《黑龍江省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補助實施細則》,將對“公轉鐵”專案進行財務補助,未來一部分貨運長途幹線物流將由鐵路運輸替代。
據新聞報道,政策落地後,共新增354家運輸企業,實現“公轉鐵”223萬噸。運輸品類也從原來的煤、糧、木、油,增加了鮮奶、生活物資等。
而對於成本的控制效果同樣顯著:原來鐵路運輸每公里每噸運費為0.1551元,下浮以後最低可以達到8分錢。如果貨物總量達到30萬噸,下浮效果更明顯,可達12%-13%,這樣的良性迴圈更加激勵黑龍江省運輸企業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運輸比例。
北京:生活物資已開始鐵路運輸
北京市早在2019年1月,就在大紅門貨場建立大紅門綠色物流配送基地,由列車定時運輸貨物如糧油、礦泉水、調味品等生活必需品,再由清潔能源車進行市內精準配送。
據統計,僅在今年1月至5月,大紅門貨場共到達生活必需品已達481車2.6萬噸。
由此可見,在雙碳戰略和集約化物流發展的背景下,“公轉鐵”專案已經加速執行中,並且已經從大宗貨物轉向普貨運輸。
這會不會導致卡車司機的貨源進一步減少,競爭愈發激烈,運價進一步下跌?
依卡車e族所見,鐵路運輸取代的是長途幹線物流細分市場,而中短途運輸還是會以卡車運輸為主,且中短途運輸工況易被低碳環保的新能源卡車覆蓋,進一步加速《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程序。
也就是說未來排放不達標的柴油車還能跑多久,達標之後會不會有新的標準出臺?據說國七的排放標準已經在制定中。卡友對此事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