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時期,受胡公冕、鄭惻塵等浙南先進分子的影響,馬列主義思想較早就在五尺地區傳播。四一二政變後,胡公冕被國民黨追捕。五尺村的胡協和曾跟隨胡公冕參加北代戰爭,四一二政變後,返回家鄉,秘密組織農民隊伍,開展武裝鬥爭。
1928年9月間,胡公冕偕同夫人彭猗蘭,秘密回到故鄉五尺村。五尺村地處永嘉楠溪江中游,在群山環抱之中,東靠蒼山尖,西鄰金紫尖,五尺溪橫穿村中央,溪水流入楠溪江,經甌江流入東海。進入五尺村,須經東西兩座小山,名曰“和尚山”“黃山背”,橫穿一條小道,形成了山澗小盆地,是開展遊擊活動的理想據點。
胡公冕在群眾的幫助下,隱居在裡岙溪的山澗裡。在這裡搭起了幾座茅草屋,白天種山,夜裡向農民進行宣傳教育,逐漸播下革命的火種。胡公冕有時離開茅屋,秘密外出到巖頭、下宅、南岙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做建立農民武裝的準備工作。在胡公冕的教育薰陶下,1929年3月,五尺村的胡協和、胡振盛、胡衍真、胡黃金等20多人,組織起農民武裝。
永嘉農民武裝的興起,震動了國民黨地方當局。國民黨永嘉縣政府在楠溪的交通要道霞渡潭、西溪的橋下街設立警察局,妄圖阻止和扼殺西楠溪的農民武裝力量。胡協和部分析認為只有拔除霞渡潭的國民黨警察局,才能打通南北要道,並奪取槍支武裝自己。他們商議對付霞渡潭武裝警察,只能是智取奇襲,不能強攻,要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於是,胡協和派人進入警察局偵察。
經過偵察,得知警察局裡駐有20多人,配備20多支長短槍;大門朝九丈方向,寢室在兩廂房,武器掛在床頭;中堂審事,右邊巡官,左邊局長宿舍,門口一個人崗哨,並得知一天三餐開飯的具體時間等等。隨後準備武器,趕製了幾個土炸彈,同時又向茗岙的胡秀借了一支美製手槍、三顆子彈。
1929年8月28日,胡協和、胡振盛同周詵袍、李壽慶、潘熙堂、徐定魁等30多人,分乘三隻小船,秘密到了霞渡潭,夜裡埋伏在警察局附近。翌日早晨正當警察早膳時,一群“溫州客人”拖著一個“小偷”,熙熙攘攘叫“打官司”,來到警察局,站哨的警察失去了警覺。
一到門口,胡振盛一支烏黑的手槍頂住哨兵的胸膛,其他的人一擁而入,兩個土手雷、“黃檀炮”,點著火擲在中堂,轟隆爆炸,一時硝煙瀰漫,洋油箱內裝的鞭炮也似連天響著的“輕機槍聲”。正在用膳的警察驚慌失措,農軍衝入內廂房,拿了床頭的全部武器。
這次行動共繳獲23支步槍、一支手槍、4000多發子彈,還把審案公堂搗了個稀巴爛,燒了一切什物,鎮壓了作惡多端的警長。槍多了,聲勢也逐漸大了,武裝隊伍發展到80多人。
自從奇襲霞渡潭警察局以後,國民黨便派浙保四團第二連,進駐重鎮楓林八房祠,專門對付五港和鶴盛港的農民武裝。胡協和等人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武裝,打擊敵人的反動氣焰,決定攻打浙保四團第二連。
事先,胡協和透過工作爭取一名原與他結拜盟兄弟為內應,同時安排一人打入二連去當兵。接著,召開巖坦雙尖宮會議,胡協和、胡衍真聯絡了南岸周詵袍、溪口戴家業、巖坦戴龍山、前山戴盛餘、港頭周啟佑,還有抱岙,楓林等農民武裝,約定時間和集合地點,攻打楓林敵軍。
9月14日深夜,各地暴動農民,先後到了楓林,共150多人。胡協和統領大家作了嚴密的部署,商定胡協和攻打八房祠堂前門。戰鬥未開始前,幾名內應從內部搗通牆洞,運出12支步槍。第二次拿槍時,被敵人發覺,當場犧牲一人。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敵人利用圍牆固守還擊,負隅頑抗,激戰幾小時,打死敵軍兩人。天亮時,胡協和率領隊伍主動撤退。
夜襲楓林八房祠,繳獲許多槍支彈藥,震動整個西楠溪。國民黨永嘉當局立即派兵“追剿”。胡協和帶領隊伍撤回巖坦的雙尖宮後,敵人追趕到雙尖宮。農民武裝與敵交鋒了半天,雙方無傷亡。敵兵放火燒了雙尖宮十多間禪房。胡協和的隊伍撤退到表山的胡坑,敵兵緊迫到胡坑,又發生一次戰鬥。敵兵又放火燒了老百姓的3座民房。胡協和等人商議為了避免敵人尾隨“追剿”,就兜了一圈,轉移到相距100多里的黃南鄉的黃山村,終於甩掉了敵軍的“追剿”。
當隊伍駐紮在黃山之後,胡衍真建議打著胡公冕名義招兵,擴大武裝隊伍,與敵人鬥爭到底。大家議論後,都贊成胡衍真的好主意。這時,胡協和提議將西楠溪各支隊伍聯合起來。10月下旬,各支隊伍集中在永(嘉)仙(居)邊境的黃山地方。仙居朱福真等也前來匯合。農民武裝迅速擴大到300多人,有火槍200多支,步槍60多支。這是一支有較強戰鬥力的農民革命武裝,活躍在永(嘉)黃(巖)仙(居)邊區,至1930年3月9日編入浙南紅軍總指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