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指大腸黏膜上皮在環境或者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男性大腸癌發病率高於女性,男女之比為3~2:1。發病年齡在30至60歲之間。大腸癌病變部位發生在直腸及乙狀結腸的佔75%,依次為盲腸、升結腸、降結腸、脾曲和肝曲。大腸癌如能在早期發現、治療、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高達90%-95%;而晚期患者中,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從各個國家對於大腸癌的病因學研究結果來看,大腸癌發病83%是由飲食及環境因素所決定的,其中飲食因素又至關重要。
宜吃食物
宜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如深綠色和十字花科蔬菜(西洋菜、甘藍、芥菜、白蘿蔔等);可以多吃大豆製品、菌菇類、香菇 橘類水果、無花果、熟透的香蕉、麥芽及麥片等 。
若到晚期,腸道變窄,就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因為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 成腸梗。癌症晚期或發生腸梗阻,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質食品,如小米粥、濃藕粉湯 大米湯粥、玉米麵粥、蛋羹、豆腐腦等 這些食品能夠減少對腸道的刺激,能較順利 透過腸道。